甘肃酿皮子
说起酿(读“让”的音)皮子,西北以外地区的人可能不大知道,大家更为熟悉的是凉皮。二者可以混为一谈,但也有些许的区别,简单的说凉皮多为陕西叫法,原料也多以大米粉为主,酿皮多以甘肃叫法,原料也以小麦粉为主。酿皮子虽说最先为陕西小吃,但甘肃人把它做得更为精致,味道更有特色,所以酿皮子现在确实是甘肃的特色小吃,而我老家民勤的酿皮子可谓优中之优,称得上酿皮子中的战斗机了。
酿皮子做法不算太难,但配方严谨讲究,步骤井然有序。先用温水将蓬灰泡化,准备好自家种的优质小麦面粉,用适宜浓度的蓬灰水和面,面和得硬一些。将揉光的面团放入清水中反复搓洗,直至蛋白质和淀粉完全分离。蛋白质呈蜂窝状面团,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筋,上蒸锅蒸熟,改刀,备用。淀粉融入水中,沉淀后将上层清水撇掉,搅成均匀的面糊(我记得水和面粉的比例大约3;1为最佳),再将面糊平铺在抹过油的铁皮锣中,上蒸锅,几分钟就蒸好,凉水拔一下,轻松卷起,切成条状,备用。
酿皮子的配料根据条件可多可少,个人爱好口味各不相同,但标配的几样还是不可少的,一是青蒜苗,香菜,二是辣椒油,蒜粒水,三是卤水。卤水是决定酿皮子味道的关键因素,热锅,少许冷油,起烟时将花椒,大料,干红辣椒,生姜炸香,撇去不要,葱花入锅,再将香陈醋,酱油,精盐,鸡精等调和好的薄芡儿入锅敖一会,关火,大功告成。
酿皮子盛盘,加一点面筋,浇一勺子卤水,各种调味品一一加入拌匀,清凉可口,开胃解暑,色味俱全的酿皮子早已让你口水欲滴了。
早在西渠中学住宿时,学校周围就有几家饭馆,两毛五一碗的酿皮子总是调皮的勾你馋虫,偶尔会溜出校门下一次馆子,吃一碗酿皮子,算得上改善生活了,那余香能够禁住一个星期的欲望了。民勤二中上学时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很多,吃一碗酿皮子不算奢侈,记忆最深的是大市场有一个老太太,她买的酿皮子味道特好吃,尤其那卤水子总是吃不够。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母亲学会了做酿皮子,每次回家总是会大张旗鼓的会同左邻右舍,正儿八经的做一回酿皮子,敞开肚皮可以连吃好几顿,那种家乡的味道,那种母亲的关爱,那种百吃不厌的感觉,总是让人记忆犹新,恋恋不忘。
起源和历史:酿皮子是甘肃省的传统小吃之一,是西北地区人民最喜爱的风味小吃之一,历史悠久。
材料和制作:酿皮子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和面筋,经过多种手工工序制作而成。酿皮子的色泽橙黄而透明,口感柔软而有韧劲。
特点和口感:酿皮子吃起来清凉可口,浇上辣椒油、醋、蒜末、酱油、芥末等佐料,色悦目香味诱人。比较有名的有兰州的酿皮、武威酿皮、古浪酿皮等,兰州的酿皮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而独树一帜。
地域和文化:酿皮子在西北地区各个地方都可以品尝到,是西北地区人民最喜爱的风味小吃之一。在甘肃兰州的酿皮尤其有名,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。
健康和营养:酿皮子主要由小麦粉和面筋制成,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,营养价值较高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